广州陈家祠治白蚁用“北斗”引得故宫来取经【广州白蚁防治】
大洋网讯 “这个点,是我们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点”,在陈家祠的后花园里,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陈家祠古建筑检测监测项目负责人石浩斌指着草坪上一个编号为“117”的圆形塑料盖,对记者说,“18年(2018)的时候,我们用这个系统,消灭了一大窝白蚁。”
埋在地表的诱导罐
陈家祠是广州人非常熟悉、外地游客很喜爱的广州景点,也是一处重要的文物古迹,号称岭南建筑艺术的大观园。和其他岭南地区的古建筑一样,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白蚁的威胁总是存在。目前馆里采用的白蚁监测系统,是个灵敏的无线网络。白蚁在引诱点大摇大摆地啃木头时,不知道馆里以及广州白蚁防治所工作人员的电脑和手机上,已经在“嘀嘀嘀”地报警了。作为全国第一个将白蚁监测结合北斗卫星监测系统用于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项目,陈家祠甚至吸引到故宫的专家来“取经”。
外围拦截 主动防御
岭南地区气候湿热,白蚁活动频繁,特别在每年的4月~6月,砖木结构的陈家祠容易遭受白蚁侵蚀。石浩斌说,馆里曾经雇请专人巡检,但经常是蚁巢被发现时木结构已遭到蛀蚀破坏;也用过红外监测的手段,但由于陈家祠建筑比较高,红外监测的灵敏度受影响,时有误报发生,“特别是屋脊、梁架这些位置,太高,上去一趟成本不低,要清展厅,搭架子,等等。所以我们收到报警的时候就很犹豫,要不要上去呢?去了又误报怎么办?事实证明还真的被忽悠了好几次。”所以亟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监测白蚁活动,提前灭杀,保障文物安全。
而现在这个新的监测系统,是把白蚁监测和北斗卫星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在陈家祠建筑群主体的外围以及建筑内部的室外空间的绿地上,按一定密度埋了120多个诱导罐,罐里的主要诱饵,是一扎经过专门处理的、白蚁最爱吃的松木,当中还混着两根特殊的木头——内部中空,装满具导电性的小珠子,白蚁被松木引诱过来,大吃大喝的时候,就会很快咬穿空心木块,触发报警信号。这120多个点,和馆里安装在东北、西南两个角的两套信号接受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信号接收装置会第一时间把报警信号发送到馆方和白蚁防治所的电脑和移动终端上。石浩斌拿出手机,指着上面的一个小点对记者说:你看,这个点的颜色不一样,说明它有报警。
石浩斌在向记者解说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安装在屋顶的一处信号接收器
一个诱导罐成功吸引到白蚁来啃食诱饵
为什么要把监测装置埋在地下?石浩斌说,其实白蚁的巢穴,主要还是筑在地面以下,因为它们需要水源。他带着记者来到院内一颗大芒果树下,指着从一处大枝桠位置一路延伸到根部的一条数厘米宽的浅色线路说,建筑、树木里的蚁穴,蚁路一般也是向下发展,就是白蚁去找水喝。那么这个监测系统的原理,就是在建筑群的外围把它们先引诱过来,不让它们进入建筑主体的范围,属于一种“主动防御”。
远程监测 即时处理
石浩斌说,白蚁筑巢的主要选择有四个:老树、建筑、展柜、杂物。他给记者列举了从2013年到2019年的陈家祠白蚁蚁情,每年发现的次数在2次~6次之间。2017年之前,蚁情发生的位置在以上四类地点都有。自从2017年10月这套监测系统验收后,蚁情出现的位置就集中在“绿化、监测点”。其中2018年蚁情6起,监测系统有效报警23次。这说明,相当多的白蚁入侵,都在外围被拦截了。
2018年4月28日,监测系统报警:有白蚁!石浩斌他们很快请来合作多年的白蚁防治专家。大家到现场一看,包括117号点在内,后花园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监测点里的木块有被白蚁啃过的痕迹,而且木块损伤比较严重的位置不一样——三个损伤最厉害的点正好也构成一个三角形,说明蚁巢很可能就在这三个点之间的某个位置。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其间选择了一个点,挖了一个大的诱杀坑,放上许多木条。过了一段时间大家打开诱杀坑一看,不得了!整窝白蚁都给吸引过来了。马上消灭!
石浩斌说,这套系统最早其实不是专为文物建筑开发的,而是用在水利方面,监测堤坝等。后来大家想想觉得文物保护是不是也能用?试验后发现还真行。除了预防性保护,化被动为主动,这套系统还能远程监控、预警、存储,并把开发维护方、使用方、白蚁处置方三方放到同一个平台内,便于沟通,让服务及时、准时。陈家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后来北京故宫文物科技部的专家们来广州,详细了解了这套系统。
在大家的印象中,白蚁是属于南方地区的害虫,北京这种北方城市也有吗?石浩斌说,确实如此,“过去北方地区的白蚁相对少,现在据说北到沈阳市区里也有白蚁了”。目前,广州市内也有一些文博机构在使用,或考虑使用这种方式。
整套系统主要安排在地面上,使用起来很方便。记者了解到,这套白蚁监测系统,有时也有误报发生,比如因为密封性被破坏导致里面进了水。此外由于启用的时间毕竟还不到三年,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石浩斌说,根据这段时间的使用实践,馆里对包括诱导罐的设计、诱导点的位置等方面也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除此之外馆内对建筑物内部的巡检、维护也一直在做。高新科技和人工检测相结合,共同护卫这处广州的宝贵文化遗产。
大洋网讯 “这个点,是我们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点”,在陈家祠的后花园里,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陈家祠古建筑检测监测项目负责人石浩斌指着草坪上一个编号为“117”的圆形塑料盖,对记者说,“18年(2018)的时候,我们用这个系统,消灭了一大窝白蚁。”
埋在地表的诱导罐
陈家祠是广州人非常熟悉、外地游客很喜爱的广州景点,也是一处重要的文物古迹,号称岭南建筑艺术的大观园。和其他岭南地区的古建筑一样,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白蚁的威胁总是存在。目前馆里采用的白蚁监测系统,是个灵敏的无线网络。白蚁在引诱点大摇大摆地啃木头时,不知道馆里以及广州白蚁防治所工作人员的电脑和手机上,已经在“嘀嘀嘀”地报警了。作为全国第一个将白蚁监测结合北斗卫星监测系统用于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项目,陈家祠甚至吸引到故宫的专家来“取经”。
外围拦截 主动防御
岭南地区气候湿热,白蚁活动频繁,特别在每年的4月~6月,砖木结构的陈家祠容易遭受白蚁侵蚀。石浩斌说,馆里曾经雇请专人巡检,但经常是蚁巢被发现时木结构已遭到蛀蚀破坏;也用过红外监测的手段,但由于陈家祠建筑比较高,红外监测的灵敏度受影响,时有误报发生,“特别是屋脊、梁架这些位置,太高,上去一趟成本不低,要清展厅,搭架子,等等。所以我们收到报警的时候就很犹豫,要不要上去呢?去了又误报怎么办?事实证明还真的被忽悠了好几次。”所以亟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监测白蚁活动,提前灭杀,保障文物安全。
而现在这个新的监测系统,是把白蚁监测和北斗卫星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在陈家祠建筑群主体的外围以及建筑内部的室外空间的绿地上,按一定密度埋了120多个诱导罐,罐里的主要诱饵,是一扎经过专门处理的、白蚁最爱吃的松木,当中还混着两根特殊的木头——内部中空,装满具导电性的小珠子,白蚁被松木引诱过来,大吃大喝的时候,就会很快咬穿空心木块,触发报警信号。这120多个点,和馆里安装在东北、西南两个角的两套信号接受装置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信号接收装置会第一时间把报警信号发送到馆方和白蚁防治所的电脑和移动终端上。石浩斌拿出手机,指着上面的一个小点对记者说:你看,这个点的颜色不一样,说明它有报警。
石浩斌在向记者解说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安装在屋顶的一处信号接收器
一个诱导罐成功吸引到白蚁来啃食诱饵
为什么要把监测装置埋在地下?石浩斌说,其实白蚁的巢穴,主要还是筑在地面以下,因为它们需要水源。他带着记者来到院内一颗大芒果树下,指着从一处大枝桠位置一路延伸到根部的一条数厘米宽的浅色线路说,建筑、树木里的蚁穴,蚁路一般也是向下发展,就是白蚁去找水喝。那么这个监测系统的原理,就是在建筑群的外围把它们先引诱过来,不让它们进入建筑主体的范围,属于一种“主动防御”。
远程监测 即时处理
石浩斌说,白蚁筑巢的主要选择有四个:老树、建筑、展柜、杂物。他给记者列举了从2013年到2019年的陈家祠白蚁蚁情,每年发现的次数在2次~6次之间。2017年之前,蚁情发生的位置在以上四类地点都有。自从2017年10月这套监测系统验收后,蚁情出现的位置就集中在“绿化、监测点”。其中2018年蚁情6起,监测系统有效报警23次。这说明,相当多的白蚁入侵,都在外围被拦截了。
2018年4月28日,监测系统报警:有白蚁!石浩斌他们很快请来合作多年的白蚁防治专家。大家到现场一看,包括117号点在内,后花园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监测点里的木块有被白蚁啃过的痕迹,而且木块损伤比较严重的位置不一样——三个损伤最厉害的点正好也构成一个三角形,说明蚁巢很可能就在这三个点之间的某个位置。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其间选择了一个点,挖了一个大的诱杀坑,放上许多木条。过了一段时间大家打开诱杀坑一看,不得了!整窝白蚁都给吸引过来了。马上消灭!
石浩斌说,这套系统最早其实不是专为文物建筑开发的,而是用在水利方面,监测堤坝等。后来大家想想觉得文物保护是不是也能用?试验后发现还真行。除了预防性保护,化被动为主动,这套系统还能远程监控、预警、存储,并把开发维护方、使用方、白蚁处置方三方放到同一个平台内,便于沟通,让服务及时、准时。陈家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后来北京故宫文物科技部的专家们来广州,详细了解了这套系统。
在大家的印象中,白蚁是属于南方地区的害虫,北京这种北方城市也有吗?石浩斌说,确实如此,“过去北方地区的白蚁相对少,现在据说北到沈阳市区里也有白蚁了”。目前,广州市内也有一些文博机构在使用,或考虑使用这种方式。
整套系统主要安排在地面上,使用起来很方便。记者了解到,这套白蚁监测系统,有时也有误报发生,比如因为密封性被破坏导致里面进了水。此外由于启用的时间毕竟还不到三年,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石浩斌说,根据这段时间的使用实践,馆里对包括诱导罐的设计、诱导点的位置等方面也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除此之外馆内对建筑物内部的巡检、维护也一直在做。高新科技和人工检测相结合,共同护卫这处广州的宝贵文化遗产。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卜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