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州市建城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白蚁防治热钱

全国服务热线

020-38250387 13926059575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浅谈七类咬人可能致命的虫子

文章出处:人气:发表时间:2016-5-23 17:51:31

蜱虫未走,恙虫又来,近期国内一些地区发生的“虫虫夺命”事件,让不少市民产生了恐慌,被看似不起眼的小虫子咬上一口,不仅是红肿痒痛这么简单,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其实,可致命的小虫还有很多,比如:蚊子、螨虫、跳蚤……人类要与之和平共处,看来还需补补课。记者采访了疾控专家,为读者列举一些易造成疾病传播并可能危害生命的小虫子。  


蜱虫:引发的“无形体病”急增  

危害:一种“八爪小虫”一夜间家喻户晓,大家可能很难料到,蜱虫传播疾病的能力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蚊子,比人们熟知的跳蚤、虱子更强。近年来,蜱虫引发的“无形体病”急增。蜱虫一般都寄生在一些动物表皮,比如牛、狗等,平常约有绿豆黄豆大小,在吸血之后会变得更大,有八个爪,钻到人肉里,抠不出来。这种虫在每年5月至10月活动最为频繁,全国许多省份,包括江苏也有蜱虫伤人事件。  蜱虫并非像传闻中的那样可怕,它本身并不具很强的致病性,只是一种携带致病微生物的媒介。因为蜱虫在吸取动物血液后,体内可能携带来自动物的多种病毒。一旦携带病菌的蜱虫叮咬了人,患者就可能染上病毒,引发其他疾病。但多数人群症状较轻,都可自愈,一旦被蜱虫叮咬过而又开始发烧的患者,就要高度重视,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并告知医生蜱虫叮咬的病史,该病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大家也无需恐慌。  

防治:蜱虫容易寄生在宠物狗身上,主人应注意给宠物定期洗澡和消毒,夏季时少带宠物到草丛茂密处玩耍。蜱虫叮咬时不痛不痒,但过段时间皮肤表层就会出现蚕豆大肿块,很容易被发现。  


弓形虫:生食肉蛋奶也可能感染  

危害:由于养宠物的居民逐年增加,感染弓形虫的比率在逐年增加,南京市第一医院曾经做过统计,孕妇感染弓形虫的比例达到4%。弓形虫是细胞内寄生虫,随血液流动,到达全身各部位,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猫科动物的粪便中,常带有卵囊,可污染蔬菜、水果等。猫的身上和口腔内常常有弓形虫包囊和活体,直接接触猫易受感染。生食肉蛋奶也可能感染,鱼肉体内有时也有弓形虫包囊或活体。  人感染弓形虫病通常无明显症状。也可有发热、疲劳、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等,常被误认为感冒。怀孕妇女,可以把弓形虫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可能会导致孕妇流产。出生时,多数患儿可无症状,数月或数年后可出现眼畏光、聋、脑积水、脑瘫、智力障碍、癫痫等;严重者出生时即 出现肝脾肿大、黄疸、肺炎、眼异常等,少数可在生后几天死亡。  

防治:1,孕妇要避免与猫、狗等动物的亲密接触。避免动物尤其是猫的粪便污染水源,蔬菜等。  2,要吃熟食、不生食动物性食物。厨房里要生、熟食品分离,生、熟食分别加工,饭前便后要养成洗手的习惯。  


蚊子:夏秋季会传播乙脑  

危害:蚊子对人的危害不仅是被咬后皮肤红肿痛痒和影响睡眠,最危险的是会传播疾病。经蚊子传播的疾病主要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丝虫病等。  1,流行性乙型脑炎: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经蚊子传播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每年的夏秋季(即6-9月)为乙脑的流行季节。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此病多发于儿童,重症患者常留下后遗症,死亡率较高。去年7月下旬,随着暴雨之后气候迅速转晴升温,南京市第二医院短短5天时间里就收治了12例乙脑患者。  2,疟疾: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常年可发病。潜伏期一般为10-20天,临床症状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以及贫血和脾肿大等。其中恶性疟疾可侵犯内脏,预后较差。南京近几年出现的疟疾均为输入型,即从疫区归来后发病为主,南京市第二医院上个月收治了一名疟疾病人。五周前去非洲乌干达公干染上疟疾。  3,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上周,在东莞发现了广东今年最大一宗登革热聚集病例,病例达到了11例。登革热一时成为民众关注的话题。病原为登革病毒,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经蚊子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前者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和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病死率低;后者以高热、休克、出血、皮疹、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从资料来看,南京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没有出现过本地感染的登革热病人,偶尔出现的输入性病例,也控制得较好。  4,丝虫病:病原体为丝状线虫,是我国华东、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经蚊子传播的流行性寄生虫病。潜伏期一般为半年,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过敏、急性淋巴结和淋巴管炎等,后期因其成虫阻塞淋巴管,形成皮肿、乳糜尿或腹水等。  

防治:预防以上疾病最简便的办法,就是避免被蚊子叮咬。蚊子对人体的汗液和分泌物十分敏感,因此人们出汗后或女性月经期应注意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爽。选择穿着浅色衣服可减少被其叮咬。疟疾和登革热南京均是输入型病例,南京市第二医院姚文虎主任提醒市民,有在疟疾流行地区(尤其非洲)居住或旅行者,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一旦出现畏寒、寒战、忽冷忽热等可疑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跳蚤:与猫狗接触易传染  

危害:跳蚤,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如老鼠、鸟类的体表。现在为什么卫生条件好了,还会有跳蚤?南京市疾控中心郑一平主管医师解释说,在一些被遗弃的野猫、野狗卫生条件很差,身上可能携带大量跳蚤,它们也会与正常饲养猫狗接触,从而将跳蚤四处传播。跳蚤并可传播鼠疫、斑疹伤寒等多种疾病。  在同一个工作环境或起居场所,如发现2-3人身体下肢痛痒难忍,就应考虑是否是跳蚤咬的,也可由叮咬部位的伤口判断:跳蚤叮咬皮肤伤口在未抓伤以前观察,会发现中央形成红色的小点,红色周围带有红晕。  

防治: 饲养者要加强猫、狗宠物的管理、清洁和定期消毒,也可让它们戴杀虫剂项圈;家庭、场所建筑要设法防止野猫、老鼠的侵入,并保持环境通风干燥,清洁积尘,防止蚤类孳生繁殖。其次,对蚤类孳生场所进行杀灭,物理方法可用吸尘器全面吸捕,并于吸尘器内放置除虫菊酯药片杀灭,或将吸尘器内集尘用开水浇透, 将跳蚤烫死。  


白蛉:能传播黑热病  

危害:白蛉能传播黑热病、东方疖、皮肤黏膜利什曼病、巴而通病等。黑热病在我国曾流行于长江以北的16个省、市、自治区,危害十分严重。传染源是病人和病犬(癞皮狗),通过白蛉传播,每年5-8月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时,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发育繁殖成鞭毛体,7天后白蛉再次叮蛟人体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原虫主要生活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  

防治:治疗病人、控制病犬。在平原地区采用杀虫剂室内和畜舍滞留喷洒杀灭中华白蛉。在山区、丘陵及荒漠地区对野栖型或偏野栖型白蛉,采取防蛉、驱蛉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白蛉的叮刺。  


螨虫:人类最主要的过敏原之一  

危害:螨虫已经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过敏原之一。螨虫除了造成呼吸道和皮肤的过敏外,还会传播一些严重的疾病,比如一种叫做革螨的螨虫,可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革螨一般呈椭圆形,长约1毫米,吸血后可达3毫米。吸血性革螨生活在动物窝中,吸血时爬到动物体上,饱餐后掉落地面。这种革螨常寄生在老鼠身上,一般在9月以后数量逐渐增多,10-11月可出现高峰。  

防治:防制革螨的措施是注意卫生,灭鼠和堵塞鼠洞。预防革螨可在皮肤暴露处涂擦驱避剂,如避蚊胺等。床垫和枕头用防尘布打包存放。每个月把被罩、床单放进热水中烫洗,以杀死藏身其中的螨虫。卧室里不要铺地毯,铺地砖或木地板即可。  


恙虫:多寄生在老鼠身上  

危害:恙虫和蜱虫一样形体很小,肉眼很难看到,多寄生在老鼠身上,在流浪的猫、狗身上也有发现。恙虫病是一种通过恙虫叮咬而传播给人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东南、西南地区的沿海岛屿发病率较高。江苏曾接到过报告,但很少,也没有重症和死亡报告。恙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和肝脾肿大等,有时容易与蜱虫病混淆。它也并非新发疾病,有特效药物治疗,市民不必过于恐慌。  

防治:专家提醒,预防虫病,关键还是保持环境卫生,清除杂草,消灭老鼠,注意宠物卫生。在草丛玩耍,要注意穿长袖衣服,喜欢种植花草的市民应勤除草、灭虫和灭鼠,有鼠类出入的地方要喷洒农药。  


红火蚁 常见红火蚁大小约3-6毫米,红褐色。原产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一带。对于敏感体质的人来说,红火蚁叮咬能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对毒液的过敏症状表现为脸红、荨麻疹、呼吸衰竭、诱发心脏病等。  


隐翅虫 隐翅虫又被称为“影子虫”,因翅膀不可见而得名,它是一种黑色蚁形小飞虫,头呈黑色,胸部橘黄色,有足三对,全身被覆短毛,虫体长6-8毫米。虫体爬行之处皮肤很快出现糜烂、水疱,就像被硫酸毁容。这种小虫子喜欢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无纱门纱窗又有较强照明灯光的居室易受其侵袭。它喜欢回绕日光灯飞翔,夜间人们看电视和休息时,会悄悄在皮肤上爬行。市民平时不要赤膊,睡眠时挂蚊帐,熄灭室内灯光,如有虫子落在皮肤上,不要用手去捏或拍击,应将虫子拨落在地,用脚踩死。先用肥皂水冲洗:隐翅虫皮炎皮损不会溃烂至真皮,经治疗痊愈结痂后,一般不会留下瘢痕。  


蜜蜂 一旦被蜜蜂蜇伤,蜂刺蜇入皮肤,会立即分泌毒液而引起过敏反应,轻者伤处出现丘疹或风疹块,有烧灼感及刺痛;重者伤处肿胀,并伴有发热、烦躁不安、痉挛、昏迷等现象;特别严重者迅速发生颜面、眼睑肿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过敏性休克现象,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亡。  被蜜蜂蜇伤后,首先要把蜂针拔出,可以用信用卡边或较钝的刀刮去蜇刺,再用肥皂水或者5%的碱水清洗患处,然后用冰块或冷毛巾外敷伤口,如此可防止浮肿,减轻肿痛;别用手指去拔蜇刺,以免毒液渗入皮肤;若出现过敏反应,如嘴部周围开始肿胀,或伤口周围出现皮疹,应及时就医。


此文关键字:
TOP